• 登录
  • 注册
  • 退出
  • 雷竞技APP正在辽大文萃阁里感应古籍“再造”·全文

    作者:李白

      在辽宁大学古籍修复室内,修复师王颖用毛笔蘸上糨水,选配合适的补纸细致地补全虫洞,让古籍“修旧如旧”。

      一张桌案、一碗糨水、一支毛笔、一把镊子和一摞修复用纸……凭借这些不起眼的工具,一叶叶破损古籍在修复师王颖手中重获“新生”。近日,记者来到位于辽宁大学崇山校区的古籍特藏中心,走近当代“修书匠”,了解古籍的修复和保护。

      辽宁大学收藏古籍7000余种14万余册,其中元版1部、明版200余部、清善本古籍500余部,均藏于图书馆的文萃阁。古籍特藏中心主任张宝珠介绍,在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的105册古籍中,有36册待修复,馆藏一、二级古籍7883册中,有2032册待修复,此外,普通古籍线部待修复。

     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,2019年辽宁大学图书馆成立古籍修复室,开展古籍修复工作。让这些历经岁月洗礼,或被虫蛀、或酸化、或发霉的残卷碎叶获得“新生”。古籍修复室唯一的修复师王颖告诉记者,古籍残破的情况各有不同,需要根据破损程度对症施策。而古籍修复是项精细活儿,工序有20余道,修复一部古籍可能用十天半月,也可能用一年半载。戴着口罩安静地伏在桌案前,左手轻轻按压残缺的纸张,右手时而拿起蘸了浆水的毛笔,时而用镊子缓缓调整修复用纸的位置,小心补全虫洞……工作中的王颖全神贯注,对周围说线筒子叶。“刷印好的纸对折,空白的一面在内,印有文字的一面朝外,叠起来装订,称为‘筒子叶’,古籍就是这样装订的。”王颖解释道,修复时,她会将纸张铺开雷竞技APP,修复后用专用设备压平,再重新装订。目前,修复室已经完整修复《国富论》《化学分原》《老子本义》《庄子内篇注》4部古籍。

      在开展修复古籍这样的原生性保护工作的同时,古籍特藏中心还开展了搭建古籍书目数据库、数字化等一系列再生性保护工作。包括全程参与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——“全国古籍普查”“全国民国时期文献普查”等项目,编撰了《辽宁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线装书目》《辽宁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》《辽宁大学图书馆藏古籍珍本图录》等,摸清家底,全面梳理馆藏资源。目前,中心正积极与第三方合作,开展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工作,已有24部国家版本馆甄选的古籍实现全文扫描,更好地保护了古籍底本。有了目录指引、数字化留存,读者检索阅读会更加方便,古籍内容的利用率将有所提高。

      “古籍不但有文物价值,更有文献价值,如果修复后将其束之高阁,就只实现了形式上的保护。只有充分激发生命力,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,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依据,才是真正实现了文化传承。”张宝珠表示,下一步,中心将积极推进数字化工作,让古籍“活”起来、用得好、传下去。

    雷竞技APP正在辽大文萃阁里感应古籍“再造”雷竞技APP

    Copyright © 2012-2023 雷竞技APP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版/安卓版/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 | 雷竞技APP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
   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